前海将打造‘地平面以下的城市倒影’,希望能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示范区”,蔺宏认为,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,是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、城市功能多元复合的需要,是实现以人为
昨日,首届“前海地下空间与城市发展国际研讨会”在前海万科企业公馆特区馆圆满落幕。本届研讨会以“映像前海”为主题,邀请国内外9位地下空间领域资深专家,通过主题演讲和论坛等形式,探讨前海合作区如何更好地从历史上的水域、滩涂发展成高强度开发、地上地下立体化发展的国际化、现代化城区等话题。
前海管理局副局长蔺宏表示,前海要像芝加哥、伦敦、蒙特利尔等国际上有品位、有内涵的城市看齐,在打造地面以上城市风貌的同时,更多关注地下空间开发。“这也是我们邀请国内外地下空间领域资深专家来前海的初衷,因为前海的地下空间规划建设需要最专业的知识、最丰富的经验、最长远的眼光、最国际的视野、最睿智的思考来细心打造。”
不能建成
钢筋混凝土城市森林
“前海的开发建设要有自己的特点,不能再按照传统模式搞新城开发,盲目地建高楼,不能建成一栋高过一栋的钢筋混凝土城市森林。”前海管理局副局长蔺宏表示,作为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、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,中国香港与内地合作的先导区,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区,前海的高起点决定了规划建设要注入全球最先进的规划理念,搭建国际一流的规划体系。
记者了解到, 此次研讨会邀请的专家包括,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、日本都市地下空间活用研究会主任柏谷太郎、挪威工程院院士吕明、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(ACUUS)理事长雅克·贝斯纳、奥雅纳(ARUP)工程顾问香港公司董事马克·华莱士、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赵鹏林、国际地下物流运输协会(ISAFT)主席约翰·维瑟、同济大学教授束昱、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(ACUUS)副主席周迎新等地质和地下工程、地下物流、岩石工程、地下空间规划等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。
打造
“地平面以下的城市倒影”
研讨会上,蔺宏表示,前海在规划之初就确立了坚持产城融合、特色都市、绿色低碳三大规划策略,经过8年的填海造陆和软基处理,前海从历史上的海域变成了成熟的可建设用地。
记者了解到,自2013年全部软基处理工程结束后,前海进入了全面高速建设阶段。截至目前,前海已经公开出让土地57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427万平方米。去年,前海同步推进62个项目建设,总投资约1000亿元。
“我们在开展地上工程项目的同时,也同步推进前海的地下空间开发。未来,前海将打造‘地平面以下的城市倒影’,希望能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示范区”,蔺宏认为,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,是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、城市功能多元复合的需要,是实现以人为本、人性化城市建设的需要,是构建以轨道和慢行为核心、绿色低碳交通系统的需要,是实现低冲击开发、建设海绵城市的需要。
据了解,根据规划,前海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约660万平方米。其中,公共服务设施约110万平方米,包括地下道路、联络通道、商业街等,停车设施430万平方米,轨道交通约50万平方米,建筑设备用房等其他必要设施约70万平方米。
身处地下四层
也能看见天空
具体而言,前海的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在地下车行系统方面,将构建“地下快速路+地上环路+车库”的三级地下车行系统,海滨大道、妈湾跨海通道地下道路以分离过境交通为主,以服务区域到发交通为辅;听海路服务于区域到发交通。从而有效改善前海地面交通环境,缓解小街坊路网交通压力。
地下步行系统方面,前海共规划地下公共步行网络总长度约24.9千米,服务地块面积达3.78平方公里,占前海地块总面积的47%。还将提高轨道站点、公交站点周边步行街衔接服务水平,轨道站点服务率达100%,公交停靠点服务率达62%,进一步提高主要商业廊道和重要公共活动节点的步行可达性。
地下公共设施方面,前海规划将市政管线和部分区域集中供冷冷站在地下空间集约利用、优化布局,形成综合管网系统,共同沟长度约8公里、电力隧道约6公里,将建成全国最大的区域集中供冷系统。
“除此之外,前海在下沉广场等规划设计方面,也有很多新意。”前海管理局规划建设处处长胡灿说,前海规划最大的亮点是注重人性化,坚持“以人为本”。“特别是在地下空间的规划上,我们希望更多地考虑人的实际活动需求。例如,未来在前海各个楼宇的地下空间全部打通,共享停车场;此外,我们的地下空间还要做到,哪怕你身处地下四层也能看见天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