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什么优势吸引投资者到前海注册公司
超四万亿注册资本,超千亿产业增加值。这是深圳前海挂牌“自贸区”后最新的成绩单。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,面积狭小的前海缘何成为深圳特区最新的改革样本。
在经济特区进入“而立之年”后,前海接连挂起“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”、“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”、“自贸试验区”的牌子,被寄望作为承担新一轮试验的“新特区”。
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的经验总结是“构建制度的高地”。前海的试验围绕制度创新四字展开:一面与近邻香港深层次互动,引进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和一流人才;一面营造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市场化、法治化营商环境,以求赢得海外企业家的青睐。
前海优惠政策 让高端人才来敲门
来到前海之前,香港创业青年林恒一所考虑的问题是,我在这儿创业工作,能不能跟香港一样?这实际上是“新特区”试验的核心命题:前海凭什么吸引人才,吸引全球资本?
“前海不做政策洼地,而是要做制度高地。”杜鹏表示,前海的目标是要向世界高水平的商业规则看齐,构建市场化、国际化、法治化的营商环境。
对标国际的典型案例,是两个“15%”的税率政策。在前海,如果纳税企业在鼓励类产业目录中,企业所得税按照15%的税率征收;而被认定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,个人所得税超过15%的部分由政府补贴。
为了执行这两项政策,前海拿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。仅补贴个税一项,截至2015年底,已认定境外人才两批次共94人,发放个税补贴2400多万元,其中最高者获得补贴“返还”超过100万元。
这两项政策,前海官员也不讳言是“打造与香港相仿的税率环境”之举。在香港,企业一般按照15%征收企业所得税,内地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一般是25%。至于个人所得税税率,香港纳税人统一按照15%征收;而在执行超额累进制的内地,高收入者最高部分收入要面对45%的税率。
前海管理局人才工作处处长倪勇说,前述政策鼓励高端、紧缺人才走进前海发展;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更多创业公司和大型企业的创新业务走进前海。这是前海人才引进和发展总部经济的必要措施。
除此之外,前海还在投资贸易便利化、金融业对外开放、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展开探索。前海管理局提供给记者的材料显示,2015年,前海连同蛇口已经梳理出大大小小102条改革创新成果。
惠港政策 在前海做“深圳+香港”的试题
对前海来说,香港既是学习的榜样,也是极其重要的合作伙伴。
2010年,在深圳特区三十周岁之际,国务院批复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》这部前海的“基本法”,要求逐步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。而2014年底,随着《关于内地在广东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》(下称“CEPA广东协议”)的签署,前海又迎来承接粤港服贸自由化的议题。
那么,“前海+香港”这道题应该怎么做?前海的想法是,让更多香港人士和香港资本参与前海的建设,早年更是提出“三分之一以上的可开发土地对香港企业出让”的目标。与此同时,在CEPA
广东协议框架下,前海还展开金融业、法律服务、工程建设领域的职业资格互认。
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光南表示,资格互认是香港服务业服务内地经济的必要手段。香港企业、香港人才的进场,将促进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,推动广东经济的结构性转型。
前海对香港也意义非凡。林恒一对记者表示,之所以选择前海,一是看重前海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,二是看重较低的招人成本和广阔的内地市场。林恒一公司所在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,截至2015年12月底,该孵化器累计入驻香港团队59个,占比47.58%。
在更宏观层面,香港对前海的助益已经显现。据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蔺宏表示,
前海香港商会目前已正式成立,港货中心一期建成营业,汇丰、恒生、东亚、嘉里、周大福、港铁、金银业贸易场等超过3100家港资企业对前海区块增加值和税收的贡献率分别超过20%和30.1%,香港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初步成形。
越来越多的香港企业到前海注册公司。